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校党委行政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教务、学工、保卫、总务等多部门与二级学院联动,同守校园阵地,将保证学生安全和健康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学校持续通过关注学生状况、落实帮扶政策、保障在线教学、开展心理疏导,在“牵挂”中与祖国各地尤其是身处湖北的学生一起慎终如始,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持续关注学生状况
“你在群里每天打卡的时间怎么都在凌晨4、5点?”,细心的人文学院辅导员刘妍老师在开展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工作中发现了一名同学的异常情况。“刘老师,我在坚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您放心吧,我一切正常!”当得知学生在防控一线参与夜间执勤工作后,刘妍老师叮嘱他做好自身防护,也鼓励他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防控志愿服务中。
这样的悉心关注和暖心问候还有很多。学校在排查学生基本情况过程中,坚持“一对一”联系要求,将学校的关心传递给每一名学生,以真爱换真心,筑牢学生安全防线。详实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和学习生活诉求,不漏一人地做好信息传递与反馈,为学生提供必要支持……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摸排,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持续落实帮扶政策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2019届毕业生古丽居帕·吐尔孙江毕业后扎根基层,疫情期间办理学费代偿时遇到困难,她随即向陈帅君老师寻求帮助,陈帅君老师在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学校学生处、财务处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老师们通过电话和短信指导该生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贷款信息,帮助她联系助学贷款合作银行,帮助她顺利解决困难。
为了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学校最大限度优化工作流程,开通专项补助发放的“绿色通道”,专人专事全天候线上解答学生有关助学贷款、医疗保险等资助政策问题。本着高度关注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学校在3月第一个工作日便完成全校267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月份助学金发放工作。在对家庭济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的同时,学校进一步通过发放专项补助等举措,以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对受助学生逐一慰问回访,用实际行动保障帮扶资助到位。
持续保障在线教学
家住河南的水产学院一名学生寒假前往湖北打工,疫情发生后,因为当地实行交通管制,她至今仍滞留在湖北。得知该情况的辅导员许昍老师给予她及时的生活帮助及安全防护指导,并在主动与领导汇报后,联系任课教师一同利用晚上时间为她单独“开课”,帮助她按期完成学习任务。
学校和各二级学院持续通过微信推送、班级群等方式认真组织,协同配合学生参与线上学习,保障“停课不停学”正常运行。对特殊情况学生也按照“一人一策”,与任课教师一同灵活运用线上教学手段,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正常参与学习。
持续开展心理疏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永玲老师,在学校展开疫情防控工作后,便与其他老师一同全天守候,当起天农学生的心理咨询热线接线员。“倾听是最有效的疏导”,她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不能如期返校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减少不良情绪。”
“我的意向单位,要求六月份必须拿到毕业证,我还能按期毕业吗?”“我不能回校做实验,论文写不出来!”……同学们表现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心理健康中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悄然化解。
教师开展朋辈帮扶,当好大学生知心朋友,制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晴雨表”,学校全天候向有心理困惑诉求的学生提供专业辅导援助,持续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和心理援助需求,在引导学生服从当地政府和学校安排的同时,最大限度帮助同学们端正认识,减少恐慌情绪,舒缓心理压力,以健康的身心状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学校一直“不间断”悉心关注着身在湖北等全国各地的学生,老师们用全心的爱、暖心的行动做好了学生帮扶指导工作,以实际行动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做出的重要指示及时做出坚决回应,也将坚决履行党中央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传递给天农学子,以“牵挂”升华师生情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天农学子在学校老师们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把学校的支持作为坚强后盾,“思源”奋进,厚植“爱党、爱国、爱农、爱校”的情怀,认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深入社区防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用坚定的信心和坚决的行动展现责任担当,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